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837人浏览 作者:
 

          

金融危机之后,大量87-90年出生的员工涌入富士康,富士康原有的企业文化面临着被全面压倒的局面。而富士康犯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错误,它轻易的浪费了80-84这一代。这是一个缓冲层,事实上,80-84这一代是还是能基本认同老式管理者,能站在他们立场上设身处地的着想,并能理解后面一代人想法,承前启后的一代人

 

作者:王勇    发表时间:2010-05-26

 

  十一连跳!富士康看上去被千夫所指,几乎所有人都坚信这家企业隐藏着黑幕,是不折不扣的血汗工厂。

 

  但吊诡的是,无论是卧底28天的记者,还是走马灯式进进出出的各类调查组,最终都难以得出这是一家血汗工厂的明确结论――我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 (非本刊),怀着一腔义愤和热情去做深度调查,最终却将MSN签名改成了富士康要是血汗工厂,那中国就没有一家工厂不是血汗工厂!

 

  更吊诡的是,富士康门口却挤满了赶集般排队求职的人,而且数以千百计,在连跳频发之后仍有增无减,为什么?

 

  十一连跳早已远远超出企业的层面。截止目前,公众的讨论已经上升到产业结构有问题、新一代有问题、社会有问题、中国有问题!但这样无限制的扩充并没有实际意义,需要正视并给出清晰答案的是:富士康的管理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千禧一代冲击波

 

  回答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制造。

 

  依靠剥削工人血汗,仅有2%-4%的毛利,妄图在当今世界支撑起一个全球IT行业排名前十、电子行业排名第一的世界500强,纯属天方夜谭。制造从来都不是低端,它永远是高科技含量的,尤其是类似富士康这种做ODM(委托设计制造,甚至能直接根据客户模糊的需求设计并制造出产品)的。我们眼中所谓的中国制造,大多数只能算是初级产品加工而已。

 

  其次,要了解富士康年增长30%以上的奇迹是怎样诞生的。 一个三足鼎立的支撑――独步全球的eCMMS(光机电垂直整合)商业模式;获得创

 

  造这一成长奇迹的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以及基于企业文化建立的各种管理制度;世界级的专利和技术储备(它是麻省理工学院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前二十名中唯一的华人企业)。

 

  最后,要了解代际的概念,知道60后、70后、80后和90后的区别。

 

  知道了这些,才可以平心静气的分析问题。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就越重要,对富士康这种接近百万人的巨型企业尤其如此。创造富士康成长奇迹、塑造富士康企业文化的,是60后、70后――富士康今日中高层领导的主力,而今日富士康的基层员工和主管,几乎全是80后,甚至还有90后。

 

  以富士康龙华总部为例:2004年,员工人数超过十万人,60后、70后与80后的比例超过10:1;2010年,员工总数超过四十万人,60后、 70后与80后、90后的比例逆转为1:3。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大量87-90年出生的员工涌入富士康,富士康原有的企业文化面临着被全面压倒的局面。

 

  这是怎样一批人?国外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他们差不多与电脑同时诞生,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念着老板靠边站的嚣张对白走入职场。他们习惯一心多用,有着灵活的头脑,并娴熟地使用高科技产品来延伸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外星人,你决不能要求他们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难,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难。

 

  他们几乎不会坚持不懈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要他们对某件事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承诺非常难。他们年轻并且很清楚自己的生活重点,他们会公开喊出我付出,你付钱的口号,想中午时分才听着iPod、踏着人字拖鞋来上班,还想在周五之前就成为公司CEO。他们会直接告诉老板工作时间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为不能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

 

  不安全和高消费是这一代的特点,但他们并非纯物质主义者,调查显示他们的价值观中,友情和家庭排在第一位,并不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十分宝贵,也不会努力追求这一点。

 

  这让两代人共存的职场彻底变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战场,而且千禧一代占有优势。如今的管理者必须一半是精神治疗师,一半是手腕老道的外交家,职场正在向儿童看护所转变,你的态度不能严厉,你千万不能说我对你很失望这样的话,而且你要主动关注他们。

 

  很看不惯,对不对?但这就是富士康正在面临的现实,而且比国外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中国的现实更残酷,年轻人的幻梦更容易破灭。看看那十一连跳 吧,最大28岁,最小才18岁,进富士康时间最长不过一年,最短不过21天。同样,他们敏感、脆弱、爱面子,会因为丢失一台iPhone选择以死证明清白,会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毅然轻生。

 

  一场特别的管理风暴

 

  富士康最该遇到这场管理风暴。

 

  由于产业特性,由于要招收大量普工,富士康比中国所有企业提前5-10年碰到这一问题,支撑它成功的三足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所有人都以为代工规模已扩展到极限,如何转型是富士康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孰料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千禧一代的出现已经全面压倒它的立身之本――讲究服从、高效、半军事化的企业文化,而且这还会直接冲击它的技术能力(第三只足),因为会越来越难留住新一代的科技人才。

 

  但富士康又最不该遇到这场管理风暴。

因为它比所有企业都更具前瞻性,早自2003年开始,它每年就开始招收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所谓的总裁门生新干班-――并砸下血本予以世界级的培训。而自2008年起,始终自称执行力大帅的郭台铭一反常态,开始强调教导力”――这几乎是大陆最早意识到教导力重要性的企业家。

 

  富士康在总结教训时坦言,缺乏大量合格的、理解新生代员工的一线管理者,他们不就是富士康亲手打造、比较认同富士康企业文化的子弟兵、缓冲层吗?

 

  但他们大部分都离开了富士康,2004届新干班中有一个足以说明一切的例子。富士康新干班总体上分为机械、电子两大类专业,某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女生专业明明是电子类,但因为专业名称看起来非常像机械类,被人力资源误分在机械类专业实习并工作,她多次向人资反应,但人资总以这是实习阶段,正式分配工作时会调整为由搪塞(新干班的实习期长达半年),直到有一天晚上,该女生在C1操场偶然邂逅了锻炼身体的郭台铭,并勇敢的拦下了他反应问题。

 

  郭台铭勃然大怒,包括中央人资最高领导何友成在内的高层领导被勒令罚站1小时并进行反省,整个富士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资整风,调研新干班的工作、生活情况,郭总表扬了这个女孩子,并公开表示会重用她

 

  但这个女孩子两年后依然离开了富士康――而这是新干班中的普遍现象。富士康的制度不存在任何问题,也建立了世界级的鼓励上下级沟通的机制,并主动的进行调研。每隔两个礼拜,他们会召集新干班各寝室寝室长,了解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问题出在企业文化上,80-84年代出生的一批人表现极为分裂,一方面他们对富士康高效、半军事化的企业文化不无欣赏和认同之处,另一方面80后热爱自由的天性又与此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

 

  与此同时,这样一批新型员工,遭受着60后、70后管理者和员工们异样的目光。比起60后、70后,他们已经享受了太多的天然的职场便利,但他们将其视作理所当然,并要求对他们认为的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改善。而在老式的管理者眼中,拥有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挑三拣四,于是便有意无意的冷落、忽视他们,以至于新干班在富士康很多员工口中被讽刺性的称之为心肝班

 

  富士康难题: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缺位一代的概念,至此正式浮出水面。他们就是80-84这一代,也是当年以至当前弥漫全中国的80后不靠谱之声的主要承担者。在60后、70后这样的老式管理者眼中,他们异想天开、不知稼穑艰难。

 

  这代人最大的特点是,而是缺位的具体体现。他们成长过程、职业发展始终是压抑的,表达被压抑、自信被压抑,在职场上普遍的80后不靠谱的主流话语权之下被迫压抑。他们习惯沉默,在几次沟通无果后便懒得跟管理者废话,他们早已习惯了绕过障碍或者彻底远离障碍,会直接闪人”――因为他们不能确定是自己错了,还是组织的文化体系错了,如果适应不了,那就主动离开。

 

  富士康犯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错误,它轻易的浪费了这样一代人。事实上,他们是最后一批还能基本认同老式管理者,能站在他们立场上设身处地的着想,并能理解后面一代人想法,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但他们被压抑和浪费了,80-84这代的新干班,离职要经历三轮面谈 (事业处人资、事业群人资、中央人资),满两年的离职签字一直要签到总裁(郭台铭)那一级。但这样的挽留留不下他们――不适应现存的企业文化、职场文化,那还有什么可说的,难道还要企业文化去适应他们?

 

  随着千禧一代闪亮登场,他们真的要求企业文化去适应他们了――而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在面对千禧一代时彻底失效,富士康迎面碰上了未来5-10年内中国所有企业都要经历的管理颠覆,而这些问题早在缺位一代时就已经在默默的积累,但并没有引起富士康的重视。它浪费了80-84这批他们亲手打造、比较认同其企业文化,同时在直面千禧一代挑战时起隔离、缓冲作用的一代人(而且其文化形成了一种逆淘汰)。

 

  富士康今日爆发的激烈冲突,是千禧一代与老式管理者矛盾最集中的体现。有报道称,富士康有高层领导近日连续在会见了1200多位基层员工,倾听员工心声――本质上是为缺位一代时期犯下的错误亡羊补牢。由于少了这一缓冲层,并缺乏必要的心理和管理准备,冲突显得尤为激烈和措手不及。

 

  你还是不相信,对吗?你认为中国不缺劳动者,坚决不惯这一代的毛病。如果你这么想,如果你一直觉得80-84一代不靠谱,那么你很快就将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不靠谱。强悍如拥有世界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的富士康,都难以抵挡这种冲击,大批根本谈不上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甚至连新干班 这样一个人才储备梯队都不具备的中国企业,5-10年后会面临怎样的一种局面?从大形势看,优势在

上一篇企业福利:要面向全体员工

下一篇论解放思想必须和形而上学作斗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