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第一章、设备维修策略的选择
1、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程
1.1 设备维修业务在制造过程中的地位
1.1.1制造成本的构成
1.1.2现场成本革新推进方法
1.2 设备维修策略的四大演变过程BM-CM-PM-TPM
1.2.1维修方式的种类介绍
1.2.2维修方式的发展历史
1.3 选择设备维修策略的两大方法
1.4 工业4.0时代设备维修策略的展望
2、关于全员设备维修TPM
2.1 TPM的概念和活动目标
2.1.1TPM与生产维修PM之间的差异
2.2 TPM活动的两大基石和三大哲学思想
2.3 TPM的八大支柱
2.4 TPM活动展开的12个步骤
2.5 TPM活动三大神器
3、设备故障模式分析M-FMEA
3.1 故障模式分析的概念和目的
3.1.1什么是故障模式分析?
3.1.2故障模式分析的起源和特点
3.1.3故障模式分析的种类
3.2 设备故障模式分析
3.2.1什么是设备故障模式分析?
3.2.2设备故障模式分析制作的对象和时机
3.2.3设备故障模式分析的开展流程
3.2.4严重度S、发生率O、发现率D与风险优先指数 RPN
3.2.5设备FMEA制作案例分析
3.3 设备故障模式分析总结
4、设备重要性分级管理
4.1 设备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4.1.1关键设备与重要设备
4.2 设备等级评估的六大维度
4.3 以设备等级决定的维修策略
4.4 关键设备(精、大、稀)“特护”要求
4.5 设备分级评估实施过程
5、设备维修KPI指标管理
5.1 设备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5.1.1设备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关系
5.2 设备平均故障间隔MTBF
5.2.1MTBF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5.2.2延长MTBF的方法
5.3 设备平均修理时间MTTR
5.3.1MTTR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5.3.2缩短MTTR 的方法
5.4 设备可利用率
5.4 1 设备可利用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5.4.2提高设备可利用率的方法
5.5 设备综合效率OEE
5.5.1设备综合效率的定义
5.5.2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七大损失
5.5.3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方法
5.5.4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切入点
1)7大损失的改善方向
2)快速切换SMED
3)提高设备综合效率案例分析
5.6 其它管理指标
第二章、设备维修活动管理
1、维修的可追溯性
1.1 维修申请
1.1.1维修申请的必要性
1.2 施工许可
1.2.1施工许可的基本原则
1.2.2停机警示、风险清单
1.2.3设备上锁制度
1.2.4动火管理
2、设备维修活动
2.1 设备维修活动的种类
2.2 紧急维修&事后维修(EM or BM)
2.1.1抢修工作组织的三个阶段
2.1.2故障分析、再发防止活动
2.3 定期维修
2.3.1定期维修实施的六个步骤
2.2.2定期维修实施看板管理
2.4 定期检修
2.5 预知维修
2.5.1预知维修与预防维修的区别
2.5.2预知维修应用的场合
2.5.3预知维修可预见的效果
2.5.4设备状态监测的种类
2.5.5倾向管理与预知维修
2.6 预知维修体系与发展方向
2.7 预知维修开展流程
第三章、维修信息技术管理
1、维修技术办公室的业务职能
1.1 维修技术办公室的作用
2、维修情报信息的管理
2.1 维修情报信息管理的目的
2.2 维修情报信息的构成
2.3 维修情报信息化
3、设备点检信息管理
3.1 关于点检
3.1.1什么是点检?
3.1.2点检的分类
3.1.3点检的作用
3.2 点检在预防维修体系中的位置
3.3 点检的作业流程
3.4 点检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4、故障信息管理
4.1 故障管理的三个阶段
4.1.1建立故障管理制度
4.1.2做好故障信息记录
4.2 故障解析
4.2.1因果分析
4.2.2 5WHY分析
4.2.3 PM分析
4.3 故障对策
4.3.1故障的五大要因
4.3.2故障的七个对策
4.3.3故障对策的五个步骤
第四章、大型维修工期管理及设备经济性跟踪
1、大型维修工期管理
1.1 大型维修工期管理流程
1.2 大型维修施工管理方法
1.2.1维修作业分析法
1.2.2 PERT法
1.3 施工管理
1.3.1施工计划
1.3.2施工计划作业日报
1.3.3安全作业要领书
1.3.4施工计划及结果记录
1.3.5进度管理
2、设备的经济性跟踪管理
2.1 LCC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2.2 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2.3 研究LCC的意义
2.4 LCC综合评价方法
课程整理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