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标准工时的定义与作用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游戏一:扑克牌游戏
2.标准工时的定义及分类
1)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
作业标准
正常的环境和条件
普通熟练程度和正常速度
注:测量 标准工时一定要注意上述四个要素
2)标准工时分类
人的工时-Labor Hour
机器工时-Machine Hour
案例一:人机协作改善 案例
3.时间研究的层次
1)动作(适合动作密集型)
2)作业要素-若干动作集合而成
3)操作-若干作业要素的集合
4)程序-完成某项工需要执行的作业串
5)活动-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经历的过程,由若干程序或工作站组成
6)功能-构成产品的组件或零件,保证达到某个特定目的所必须的所有活动。
7)产品-完成最终的产品
择合适的测量等级,切不可生搬硬套。
讨论:分组讨论各自企业制定标准工时所遇到的问题。
4.标准工时的作用
1)成本管理(产品管理部)
产品制造成本计算
委外加工定价的计算
2)工厂生产管理(生产部)
生产计划
3)产能管理(设备管理)
4)效率管理(员工绩效考核)
5)工艺流程管理(工艺技术部)
生产线平衡
作业方法改进
多技能培训
第二单元:标准工时的构成与制定
1.标准工时的构成
1)主作业时间:
目标作业(主体作业)
辅助作业
2)准备作业时间
如换型时间
开班前期的准备工作
换型后后道工序的起始等待
3)富余时间
私事富余(喝水,擦汗等)
疲劳富余
作业富余(质量问题处理)
工厂富余(5S、晨会)
--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与注意事项
--标准工时制定的八步骤
--测量标准工时的要点
--直接员工与间接员工的工时
--直接员工与间接员工的划分
分组讨论:各自企业中有哪些直接与间接人员。
第三单元: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
1.直接观测法
1)秒表测时法
2)摄像法-要剔除其中的浪费时间
3)工作抽样法
4)工作日写实
案例三:某家用电器工厂工作抽样法
案例四:某工厂工作日写实
5)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6)模特排时法-MODAPTS(重点)
练习:用模特排时法计算给定作业的标准工时
7几种标准工时测量方法的比较
案例五:作业要素表在工时测定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标准工时的宽放及改善
1.学习曲线及其应用
1)学习曲线
2)如何基于学习曲线提高效率
2.评比系数的设定方法
3)速度评比法
4)平准化法
5)客观评比法
3.标准工时调整系数
1)努力度调整系数
2)熟练度调整系数
3)工作环境调整系数
4.标准工时的PDCA改善循环
练习:根据视频分析如何改进作业,缩短节拍时间,解决产线平衡问题。
第五单元:效率与绩效改善体系
1.时间分类
1)出勤时间
2)规定休息/用餐时间
3)有效工作时间
4)损失时间
熟练程度
质量损失(原料、不合格品)
设备故障时间
作业方法
生产率的提升维度
2.绩效指标分解
1)员工相关的时间损失
IE技术
--线体平衡
--人因工程(线体高度、工位布局)
员工绩效
2)车间相关的时间损失
车间管理绩效(人员安排)
3)员工绩效体系的构成
意愿
技能
环境
4)员工绩效体系的改善
员工绩效改善六部法
第六单元:生产线平衡
1.生产线平衡的基本着眼点
2.节拍时间和流程时间与产线规划的关系
1)生产线平衡化导入的步骤
2)调查生产线的工程流(含主线与副线)
3)画出生产线的线边物流与生产流程图
4)根据统计的数据与现场管理进行布局和产线的改善
5)如何突破作业流程中瓶颈工程
6)运用山积表等手段重新进行作业编成
7)反复4-5步骤做PDCA验证
8)制定作业标准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生产线的持续改善)